用树莓派玩一把室内环境监测
系统:
我用的rasbian,怎么刷系统、配网络之类的不说了,可以参考这个教程:链接
说几个注意的地方:
1、要启用i2c接口
登陆后运行raspi-config
Advanced Options->I2c->YES
之后重启
2、安装i2c-tools
apt-get install i2c-tools
安装好后运行i2cdetect -y 1(树莓派1应该是改成0)
应该有类似下面的内容出现,其中的23、40、77是应该出现的,没有的话说明接线图左边的一溜有没接对的,其中23是GY-30, 40是sht20,77是GY-68:
3、配置串口,以方便读取攀藤g5的数据
因为树莓派就一个串口,默认貌似开了内核串口输出,这样就没法用来读攀藤g5的数据了,所以需要关闭。
修改/boot/cmdline.txt里面的内容为:
dwc_otg.lpm_enable=0 rpitestmode=1 console=tty1 root=/dev/mmcblk0p2 rootfstype=ext4 elevator=deadline fsck.repair=yes rootwait
保存,重启。
完成后输入命令cat /dev/ttyAMA0 -b -v
之后应该看到有几行乱码出现:
这样就说明pm2.5的传感器也连接好了,现在就可以上代码了,我把我python写的脚本开源出来,方便大家(里面有些程序配置的说明,参考就可以)
因为要长期运行需要装个supervisor 达到自动启动脚本守护的功能:
apt-get install supervisor安装
之后在/etc/supervisor/conf.d/里新建个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program:yeelink_poster.py]
command=python /自己的脚本路径/yeelink_poster.py
autorstart=true
directory=/自己的脚本路径/
autorestart=true
startsecs=10
startretries=36
redirect_stderr=true
stdout_logfile=/自己的脚本路径/log.txt
stderr_logfile=/自己的脚本路径/err.txt
之后自己在这个页面上注册个账号,然后添加设备传感器,之后把设备id、传感器id、api_key都填入python代码里就行。
至此大功告成。
然后其实做之前也是不大了解这些东西的,但是实际做起来发现,只要把线连好了,网上大把的开源代码可供参考,我的代码里几个读取传感器数据的代码都是参照别人开源的改来的。现在互联网发达,自己diy些东西方便太多了。
如果有条件,后续用wifi插座或者用继电器模块diy一下,就可以相对智能的控制家里的加湿器、还有一些低端没有传感器的净化器(譬如ffu)。
【分页导航】
三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