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说”让Intel如何自处?
今天的舆论纷纷一边倒地支持IBM,这情形有点像10年前的苹果之于Intel。所不同的是,Intel今天是被批判的对象。十年过去了,苹果坚持独立的硬件和OS体系。这样桀骜的作风反而在全球赢得了大批的忠实“果粉”。那么,今天的Intel面对舆论又该如何自处?
今年半导体行业一直都不缺重磅新闻,其中最重大的两条就是关于Intel和IBM,一条是Intel收了FPGA厂商Altera,另一条是IBM将微电子业务出售给了GLOBALFOUNDRIES。一个是加,一个是减。
所以今天有人批判,Intel衰退的主要问题是它已经太过强大,强大到臃肿、目中无人、欺凌市场,而且更多的是资本运作,技术方面却让人一次次失望。还有人认为它固守陈旧,抱着X86不放,总想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恢复Wintel时代的辉煌。
其实从45nm开始,IBM在处理器的结构上和Intel出现了分化,主要在于栅极的区别。以IBM、三星为首的前栅极党采用了前栅极工艺,而以Intel、台积电为首的后栅极党用的是后栅极。所谓金属栅极,是在半导体制程中的HTAA(高温活化退火程序)之前或之后,沉积到晶圆片上。IBM所崇尚的前栅极到现在都没解决散热、电压漂移和栅堆栈重新生长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前栅极党到目前为止都未能量产相关产品,而Intel从45nm以来,已经生产了四代产品,所以说45nm为节点,Intel在处理器生产工艺方面还是相当领先的。
此外,Intel在X86架构上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IBM的Power架构和其背后强大的小型机、中型机和大型机产品线也是无法撼动的。
只能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市场定位不同、发展路线不同、技术侧重点不同,最后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技术竞争毕竟是场持久战,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才是恒久不变的真理。
【分页导航】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模拟设计 | 电源技术 | 嵌入式系统 | 微处理器与DSP | 可编程器件 | 测试与测量 | EDA工具与服务 | 通信 | 医疗电子 | 消费电子设计
工业电子 | 汽车电子 | 新闻 | 热点专题 | 论坛 | 小组 | 博客 | 微博 | 下载 | 视频 | 在线研讨会 | 杂志订阅 | 历史文章回顾
编辑部(编辑计划) - 广告部 - 发行部 - 读者往来 - 网站导航 - 电子网站 - 帮助- EDNChina- edn-china
京 ICP证090436号 | 京ICP备15045871号-4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9137 | 经营性网站执照信息?
EDN.com |
EDN Asia |
EDN Taiwan | EDN Japan |
EDN Europe |
EDN Australia | 电子工程专辑 |
国际电子商情 | DatasheetsChina
机器人网
友情链接 | 老古开发网 | 21ic中国电子网 | 电子发烧友 | 控制工程网 | 汽车工业网 | 史上最网 | 与非网 | 中自网 |
新版社区已上线,旧版论坛、博客将停用
1、为防数据丢失,旧版论坛、博客不再接受发帖;
2、老用户只需重设密码,即可直接登录新平台;
3、新版博客将于8月底完美归来,敬请期待;
4、全新论坛、问答,体验升级、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