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 APP”模式最近笔者的几位华为同事集体离职创建了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主打基于摄像头的智能设备,采用目前最火的“硬件+APP”模式。正好笔者日前准备自驾游,就从他们那里购买了一台号称“会分享的行车记录仪”,并在应用市场下了个他们的APP“盯盯拍”。
一路上通过配套的遥控按键边开车边拍照,免除了平时开车看到好风景没法拍照的烦恼,照片和视频即时通过记录仪内置WiFi模块自动同步到手机上,在APP里能很方便的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
回到正题,这两年随着小米、极路由等一大波“具备互联网思维”的硬件公司取得成功,初创的硬件公司但凡有点研发实力,如果不跟移动互联网沾边,不出个配套的APP,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笔者也有朋友在深圳做工厂的,有做智能家居的准备出APP,有做运动器材的准备出APP,甚至做移动电源也开始配套APP,至于所谓的可穿戴设备,更是APP的“重灾区”。但是,究竟哪些设备适合做移动互联网,适合与智能手机配合呢?
针对这些基于硬件的创新,有句最正确的废话:“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就是好的创新”,不过笔者倒是认为,硬件设备本身是否能产生内容,产品的内容是否方便通过APP管理并在各种移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将是“硬件+APP”模式能否被用户接受的关键。
【分页导航】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
??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