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项目都围绕着TCP socket在进行着,VC下的socket,Linux下的socket,感觉很简单,但是却发现其实下面的几个同事对于socket这个东西还只是“会”,但并不一定懂。?然后和大家在会上讨论了才发现,其实大家都不会socket编程。上网一搜“socket编程”出现的大多就两个代码程序,一个服务器端用来接收N个字节,一个客户端用来连接服务器端并且发送N个字节。想必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来学习和使用socket的吧。至此,开始记录下个人对socket编程在应用......
最近在业余阅读时找到一本《自己动手编写操作系统》觉得不错,视角很新颖,是有关操作系统书籍中为数不多的看了不想睡觉的读本。?由于这本书的出版时间较早,书中引导盘还使用的是软盘,所以在跟随做的第一个实验代码时就遇到些小困难。最后实验成果后在此做个记录。?书中第一个实验就是编写一段汇编代码作为引导程序,编译后将二进制文件写入到引导盘(书中采用的是软盘),然后让电脑从软盘启动进而执行我们的引导程序。?首先给出书中的引导程序——boot.asm??? or......
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再更新过这个博客,一直在EDN潜水,一直在做伸手党。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忙,一个是懒。最终我还是不要脸的回来了。还是想以后好好把这个博客经营下去,也好等咱们的娃长大了给它看看我们是如何年轻过的。??下面进入正题说说想和大家探讨的事情。这个问题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先发两个自己看到有些启发的链接:http://blog.csdn.net/bingbingtea/article/details/24527515http://bbs.csdn.net/topics/390768688(还有篇文章,......
有两个月没写博客了,现在正是开学之际,有必要对前面两个月的工作做做记录。?经历过从北京到苏州的工作地点转换,生活和工作上的体会和收获颇丰。到苏州来以后会觉得,原来的一些看法还是太过狭隘。首先,原来认为的北京的IT行业发展时间很长,对于我们这些刚工作不久的来说挑战和机会很多,而且自己也会觉得以后肯定会有所作为;经历过这段时间,走过一些城市后发现,自己已经俨然更不是祖国飞速的发展了。就IT行业来讲,并不只是北京、深圳独占鳌头了,包括苏州杭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各二线三线城市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就个人的看法来说,如果想要自己创业......
原本题目定的是《写给即将入学的硕士研究生们》,后来想了想便加上了双引号。先来说说这个双引号。?早在一个多月前全国考研的最后结果便出来了,对于考上研的同学们来说,马上就要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了。可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你应当早就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不管是保研也好,考上也罢,都应该早早的到实验室去尽快地进入状态。如果你还没有见过你的师兄师姐,还没有在实验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还没有参与到实验室的科研项目,甚至还没有实验室自己的工作电脑…那么,希望你能尽早的动身起来。我们常对自己实验室的新生说:研究生最重要的两个阶段......
事先说明,个人感觉我的观点还算是中立观点,并不是要感叹老罗和锤子有多好,也不想批评它们是否一无是处。只是想在时隔这么就没来EDN,恰巧又遇到锤子的发布这个时间点,发表些个人的感想和见解。?3月27日的发布会,说老实话我是事后看的,因为开始的时候确实感觉兴趣不大。但在后来看到那些“锤黑”的吐槽便翻出视频很认真的看了一遍,完了以后感受颇深。?首先谈谈我对锤子ROM的感受。第一点直接的感受就是,它并没有让你有震撼的感觉,也没有让你一眼看到就想要买的冲动。这是实话,并不是我要黑它。正如很多朋友......
关于上文中遗留的两个问题,首先关于内存对齐。?为什么需要进行内存对齐呢?接触过单片机知道,单片机属于8位机,所以每次读写数据都是以8bit来进行的,所以在内部存储器和外部的存储器都是以字节为单位来寻址的。回到我们PC中,物理层面上每个地址也是对应着8bit数据的,也就是一个字节。但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就有些不一样了,而且我们PC中包含的存储单元数量远远大于单片机系统中所使用的,所以如果每次访问变量时可从任何地址开始,变量排列只是按照单纯的顺序规则排列那对CPU来说效率是相当低的。所以我们需要对各种类型的变量按照一定的空间规......
第一篇的学习笔记整理,一直在想应该从哪开始说起,仔细归纳下发现,其实软件学习最重要和最频繁的就是跟内存打交道了,所以决定先说一说内存。曾经在一本大牛的著作里看到说,软件设计中绝大部分的bug都来自于程序员对代码中内存的使用不清楚而出现的“误操作”。而我觉得,高手与新手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对程序所使用硬件资源的了如指掌了。言归正传,我们要揭秘内存,我选择从sizeof说起(对它的重新认识让我觉得学校所讲的那些个编程课我都白听了…必须得好好弄清楚才行)。首先,sizeof是一个运算符?对,是的,它不......
半路出家的感想
[生活点滴]
|
发布时间:2013-01-23 11:35:20 |
好几个月没碰博客了,没办法,自己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的发展很混乱,有些浪费时间,不过一路走来还是觉得学到很多,知识是不会浪费的。从大学本科一上来时开始接触软件,跟着老师做一些图形图像处理的小东西;后来接触了硬件电路设计,单片机、FPGA、DSP和模拟电路便觉得硬件比软件来的有意思,还记得保研时导师问我研究生期间想做哪方面的东西,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本科阶段软硬件都接触过一些,真心对硬件更感兴趣,想好好做做硬件设计。可如今,准备留在学校做科研则面临一个问题,想要今后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则需要培养自己的一项专长。思前想后......
悲剧啊……跳闸啦,刚码到一半……又要重新码啊……我们先来搞清楚两个概念——“逻辑分区”和“物理分区”。前面所讲到的Design Partition只是将设计进行“逻辑分区”,直白点说就是将我们的设计分成N个小的模块,每个模块有着单独的逻辑和功能,它告诉编译器,这部分逻辑是一个分区A,那部分逻辑是另一个分区B,在进行这样的分区之后,编译器在整个工程的综合......